globalchange
项目编号: 31000226
项目名称:
基于城乡梯度研究群落生产力对全球变化响应--方法探讨
作者: 赵德华
承担单位: 南京大学
批准年: 2010
开始日期: 2011-01-01
结束日期: 2013-12-31
资助金额: CNY
资助来源: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 中国
语种: 中文
特色学科分类: C030801
中文关键词: 全球变化 ; 城乡梯度 ; 群落生产力 ; 响应 ; 方法
英文关键词: Global climatic change ; Urban natural laboratory ; Ozone ; CO2 ; Temperature
中文摘要: 沿林区--郊区--城区空间梯度上城市特征环境因子的变化,与沿过去--现在--将来时间梯度上全球变化驱动因子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利用城乡梯度来研究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其投入小,而且方便研究全球变化多种驱动因子互作效应和陆地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长期响应。但是,这一方法易受与全球变化无关因素的干扰。针对这一存在问题,我们以南京市为研究样地,开展了2个实验的研究工作:从市中心新街口到森林公园紫金山景区的流动观测实验和四个样点的定点观测实验(市中心森林公园样点、市中心样点、效区森林样点、近原始森林样点)。研究植物生产力对城市特征环境的响应,评估与全球变化无关因子的干扰,其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城市典型植物群落研究植物生产力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新方法,作为环境控制实验方法的一个有益补充。 流动观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城市森林样点相比,市中心样点温度白天和夜间平均分别升高了3.7℃和2.1℃; CO2浓度白天和夜间平均分别升高了55ppm和20ppm。表明,当前城市的一些环境因子如温度和CO2浓度相当于全球数十年或更久以后的水平。与效区样点相比,城市样点植物表现出了更高的含N量,暗示着未来全球植物的含氮量可能出现升高的趋势;城市中植物叶片的低TNC含量暗示着未来全球植被TNC的可能变化趋势。定点观测结果得出,城市生活区、城市森林和乡村森林样点的年平均温度分别为17.68℃、16.81℃和15.89℃;CO2浓度分别为449.26 nL/L、413.75nL/L和乡村森林424.37 nL/L。这与《Nature》上发表的纽约观测结果不同,臭氧差异对“城市自然大实验场法”的干扰较小。与乡村森林样点相比,城市森林中杨树生物量是乡村森林的1.7倍,日本珊瑚树为乡村森林的1.5倍,木槿生物量则差异不显著。表明,城乡间的环境差异已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与纽约的研究结果相似,但是,对于影响城乡植物生物量差异的原因,Gregg等认为是城乡臭氧浓度差异,而我们的结果却得出城乡臭氧浓度差异的影响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城乡的温度差异。 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城市自然大实验场法”是可行的,这对于发展一种新的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重要的参考价值。
URL: http://npd.nsfc.gov.cn/projectDetail.action?pid=31000226
资源类型: 项目
标识符: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063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全球变化知识资源中心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Recommended Citation:
赵德华. 基于城乡梯度研究群落生产力对全球变化响应--方法探讨. 2010-01-01.
Service
Recommend this item
Sava as my favorate item
Show this item's statistics
Export Endnote Fil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赵德华]'s Articles
百度学术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Scholar
[赵德华]'s Articles
CSDL cross search
Similar articles in CSDL Cross Search
[赵德华]‘s Articles
Related Copyright Policies
Null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Items in 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