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change  > 气候变化事实与影响
论文题名:
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典型遗址与自然沉积剖面环境考古研究的意义
作者: 蔡天赦; 朱诚; 孙智彬; 郑朝贵; 马春梅; 朱光耀; 高华中
刊名: 地层学杂志
出版年: 2017
卷: 41, 期:01, 页码:32-38
语种: 中文
中文关键词: 考古地层学 ; 环境考古 ; 考古遗址 ; 自然沉积剖面 ; 全新世 ; 长江三峡
中文摘要: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考古聚落遗址地层记录和全新世以来连续沉积的自然地层记录已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各国科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长江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全新世考古遗址资源,为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条件。其中的中坝遗址具有厚度大、地层时代齐全完整、出土器物量多、并有大量种类繁多的脊椎动物骨骼(包括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测年材料和古洪水沉积地层现象丰富的特点;该区同时又有全新世以来自然连续沉积厚度达3m以上的大九湖泥炭沉积地层。对该区典型遗址和连续沉积的自然地层作比较研究,通过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的指标信息提取和时间序列的建立,可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史、古洪水史,弄清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并建立三峡地区全新世以来标志性考古遗址地层剖面。
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标识符: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08349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气候变化事实与影响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Recommended Citation:
蔡天赦,朱诚,孙智彬,等. 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典型遗址与自然沉积剖面环境考古研究的意义[J]. 地层学杂志,2017-01-01,41(01):32-38
Service
Recommend this item
Sava as my favorate item
Show this item's statistics
Export Endnote Fil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蔡天赦]'s Articles
[朱诚]'s Articles
[孙智彬]'s Articles
百度学术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Scholar
[蔡天赦]'s Articles
[朱诚]'s Articles
[孙智彬]'s Articles
CSDL cross search
Similar articles in CSDL Cross Search
[蔡天赦]‘s Articles
[朱诚]‘s Articles
[孙智彬]‘s Articles
Related Copyright Policies
Null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Items in 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