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全球升温1.5℃与2.0℃情景下中国极端低温事件变化与耕地暴露度研究 |
作者: | 王安乾; 苏布达; 王艳君; 黄金龙; 温姗姗; 姜彤
|
刊名: | 气象学报
|
出版年: | 2017
|
卷: | 75, 期:03, 页码:415-428 | 语种: | 中文
|
中文关键词: | 全球升温1.5℃和2.0℃
; 极端低温事件
; 耕地暴露度
; 强度-面积-持续时间
; CCLM模式
|
中文摘要: |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COSMO-CLM(CCLM)模拟的1960—2100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及2000年中国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强度-面积-持续时间(Intensity-Area-Duration,IAD)方法,以全球升温1.5℃(RCP 2.6情景)和2.0℃(RCP 4.5情景)为目标,研究不同持续时间中国极端低温事件变化特征、最强极端低温事件强度与面积关系和最强中心空间分布,分析极端低温事件下耕地面积暴露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1)全球升温1.5℃情景下,持续1至9 d的极端低温事件频次相对于基准期(1986—2005年)下降30%—54%,强度变化-1%—8.8%,影响面积下降7%—21%;升温2.0℃,频次下降48%—80%,强度上升6%—11.5%,影响面积则在-14%—19%变化。(2)全球不同升温情景有可能发生强度和面积超过基准期最强事件的极端低温。全球升温1.5—2.0℃时,同等面积上的最强极端低温事件强度明显下降,但最强极端低温事件中心由西北和西南转移到华中和华南等地。(3)不同升温情景下,暴露于极端低温事件的中国耕地面积明显少于基准期,且升温幅度越高下降程度越大。最强极端低温事件的耕地暴露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1.5℃时,华东、华北与华中等地暴露在最强极端低温事件的耕地面积相对于基准期有所增大,升温2.0℃时,华东与华北等地有大幅度上升。全球不同升温情景下,极端低温事件频次与影响面积持续下降,但强度上升;随着升温幅度的增大,这种差异变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特别应注意的是,随着温度上升,发生强度和面积超过当前记录到的最强极端低温事件的可能性增大;应加强极端事件的预警、预报和监测,减缓经济社会的损失。 |
资源类型: | 期刊论文
|
标识符: |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08402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气候变化事实与影响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中心/地理与遥感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
Recommended Citation: |
王安乾,苏布达,王艳君,等. 全球升温1.5℃与2.0℃情景下中国极端低温事件变化与耕地暴露度研究[J]. 气象学报,2017-01-01,75(03):415-42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