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change  > 气候变化事实与影响
论文题名:
早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作者: 李苗发
刊名: 福建师范大学
出版年: 2017
期: 08, 页码:73
语种: 中文
中文关键词: 石花洞 ; 石笋 ; 伪年层 ; 氧同位素 ; 早全新世 ; 亚洲季风 ; 弱季风事件
中文摘要: 亚洲季风气候系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分,它不仅直接影响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对周边的区域环境也产生了重要作用。当前人类所处的时期为全新世,全新世,即为约11.5 kaBP以来地球所处的间冰期,全球气候较冰期而言相对稳定,然而由于此时北美冰盖并未完全融化,早全新世全球气候仍然比较敏感,因此,深入了解亚洲季风区早全新世的气候变化特征,有利于为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特别是为全球变暖背景下两极冰盖的融解导致的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北京石花洞CS01C石笋4个高精度230Th年龄、449个氧同位素和约1000层石笋微层,基于高精度230Th年龄限定和年纹层计数,建立年层时间序列,重建了东亚季风区早全新世11.2 ka-10.2 kaBP时段高精度、高分辨的季风演化序列。探讨了石花洞石笋微层中存在的伪年层现象、早全新世亚洲季风区各季风子系统的相位关系、早全新世存在的弱季风事件及其驱动机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对比石花洞石笋微层计数结果和MC-ICPMS 230Th定年结果,发现了该石笋微层存在着一类极薄的伪年层。由于这类薄层具有Tan等所指出的判断年层的标志,即通过调整焦距微层界而会有明暗线的变化。故我们认为在调焦时有明暗变化的界面是判断年层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初步推断极薄层可能由于是雨季间隔性的两次甚至多次大的强降雨事件(>50mm/d),从而形成了两次甚至多次强的DOC(水溶性有机碳)脉冲进入洞穴并被石笋俘获而形成的。(2)通过对比石花洞石笋记录与亚洲季风区其他高分辨石笋记录,我们认为早全新世亚洲季风区各季风子系统的演化是同步的,并不存在着相位差异,在轨道尺度上,亚洲季风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北半球太阳辐射的变化,同时早全新世亚洲季风的演化可能受北半球冰量的边界条件的影响。(3)石花洞石笋CS01C记录了早全新世11.29ka-10.20kaBP时段存在的四个弱季风事件。这4个弱季风事件分别发生于约10.9,10.7,10.5和10.3 kaBP。这4个事件持续时间分别为约150年,130年,160年和80年。淡水倾泻和(或者)太阳活动可能是触发早全新世弱季风事件原因。
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标识符: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08569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气候变化事实与影响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Recommended Citation:
李苗发. 早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J]. 福建师范大学,2017-01-01(08):73
Service
Recommend this item
Sava as my favorate item
Show this item's statistics
Export Endnote Fil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李苗发]'s Articles
百度学术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Scholar
[李苗发]'s Articles
CSDL cross search
Similar articles in CSDL Cross Search
[李苗发]‘s Articles
Related Copyright Policies
Null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Items in 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