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change  > 气候变化事实与影响
论文题名: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福祉的双向耦合关系研究
作者: 臧正
刊名: 南京大学
出版年: 2018
发表日期: 2018-05-28
期: 09, 页码:153
中文关键词: 综合自然地理学 ; 人类福祉 ; 实证研究 ; 生态系统服务 ; 双向耦合关系
中文摘要: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为人类及自然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水源、空气、栖息地等生态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它的服务对象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万物。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不够充分,或者缺乏科学和有效的管理,导致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呈现日益退化甚至丧失的趋势,局地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本论文基于人文地理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在景观到区域尺度上构建了“生态脆弱性-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福祉”的生态经济学分析框架,然后提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福祉具有或正或负的双向耦合关系”这一命题,最后以盐城为例结合有关野外调研数据、室内实验数据及统计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工具,通过自然地理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开展了实证研究工作,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1987~2013年盐城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逐渐增大,主要景观类型生态弱性指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芦苇(很高)、农田(高)、互花米草(高)、盐蒿(中)、光滩(低),其中农田和芦苇景观的生态脆弱性指数高于同期盐城市的社会脆弱性指数;不同景观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含盐量、总氮、总磷及水分含量在东-西方向(垂直于海岸线)上的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景观尺度上还是在区域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福祉具有或正(生态祝福效应)或负(生态诅咒效应)的双向耦合关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能够促进农林牧渔产业经济效益增加,也可能导致局地经济利益在某一时期内减少;反之亦然,大力发展农林牧渔产业也可能给局地生态环境带来或正(生态功能改善)或负(生态功能退化)的影响。类似地区及有关部门在制订生态补偿措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战略决策时,应当立足于不同时空尺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人类福祉的复杂关系,加强不同层面政策的衔接能力。
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标识符: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08615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气候变化事实与影响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Recommended Citation:
臧正.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福祉的双向耦合关系研究[J]. 南京大学,2018-01-01(09):153
Service
Recommend this item
Sava as my favorate item
Show this item's statistics
Export Endnote Fil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臧正]'s Articles
百度学术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Scholar
[臧正]'s Articles
CSDL cross search
Similar articles in CSDL Cross Search
[臧正]‘s Articles
Related Copyright Policies
Null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Items in 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