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困境、博弈与机制 |
作者: | 李文俊
|
刊名: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出版年: | 2018
|
发表日期: | 2018-03-01
|
页码: | 241 | 中文关键词: | 气候变化
; 全球治理
; 机制设计理论
|
中文摘要: | 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里,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一直是国际社会的困惑,也是中国的困惑与要面临的难题。现有的治理机制不论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及其后续的一系列谈判协议都不能对各国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或激励。本研究在新自由主义的立论基础上,利用机制设计理论的机制设计方法,站在中国国家的立场上,尝试能否找到一个这样的机制,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达到各个国家行为体的个体目标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寻找机制的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针对全球气温升幅2℃以下的大气二氧化碳CO2承载量的目标,求出各个国家行为体碳排放量的纳什均衡解;第二步是在纳什均衡解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激励机制以激励各个国家行为体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本研究认为,当前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中显示的矛盾与问题主要是由于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知不足、目前减排技术水平有限且普遍推广应用成本比较高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设计的合理变化性与激励问题等造成的。由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知,还有充分考虑各国利益诉求并设计更加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对国际社会各个国家行为体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并且加快低碳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利用。而对于现有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有些方面上有待改进的。比如碳排放的总量统计与现值折算问题、统一世界碳汇市场问题、弱小国家如何扩大话语权问题、人均碳排放权问题与国际社会现实政治的干扰问题等。而各个国家行为体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不平等、各个国家行为体自身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互动的复杂性、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滞后性等都会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产生切实的影响。同时,短期内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无论是机制构建还是实践推动可能都会鲜有建树,而中长期可能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同时,各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合作都会被强化。本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与创新、全球治理的综述及机制设计理论的概况介绍;第二章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第三章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设计;第四章是各主要国家行为体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第五章是各主要国家行为体在气候变化治理中的角力与分化;第六章是现行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机制设计理论剖析;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 |
资源类型: | 期刊论文
|
标识符: |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08674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气候变化事实与影响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Recommended Citation: |
李文俊. 困境、博弈与机制[J]. 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01-01:2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