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41075103
|
项目名称: | 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污染致居民沙漠尘肺的机理研究 |
作者: | 王式功
|
承担单位: | 兰州大学
|
批准年: | 2010
|
开始日期: | 2011-01-01
|
结束日期: | 2013-12-31
|
资助金额: | CNY
|
资助来源: |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国家: | 中国
|
语种: | 中文
|
特色学科分类: | D0512
|
中文关键词: | 西北地区
; 沙尘污染
; 沙漠尘肺
; 致病机理
|
英文关键词: | sand-dust weather
; time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
; chronic effects
; desert lung
; Toxicology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选择我国新疆和田地区与甘肃地区两个沙尘污染最严重地区为研究区域,探讨西北地区沙尘污染的时空特征和沙尘性质,初步揭示长期沙尘暴露对人群呼吸系统健康的慢性效应和沙漠尘肺患病现状及其发生机理。沙尘天气是造成区域性沙尘污染的主要原因,其变化不仅与气候变化有关,而且还与一系列复杂的地表及人地系统动力学过程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1)大约有70%的沙尘天气出现在春季;(2)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中国西部的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甘肃河西地区;(3)靠近沙漠的地区,沙尘天气日数和强风日数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在沙漠与草原的过渡地带,沙尘天气日数与NDVI有很好的负相关性;当地表面植被覆盖减少,强风也增强,中国北方的沙尘天气就很可能增强。本研究初步从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和强风变化等方面揭示了中国北方21世纪初沙尘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沙尘天气频发区的人群可罹患沙漠尘肺,然而,有关长期沙尘暴露对人群慢性健康效应的系统研究此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分别选择甘肃和南疆两个沙尘天气频发中心区为沙尘天气暴露区,进行了沙尘天气导致的人群呼吸健康慢性效应的细致研究,首次获取了系统性的很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1)甘肃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与平凉市(对照区)比较,民勤县40岁及以上世居农民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发生率、肺功能和胸透异常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呼吸健康损害程度与年龄相关;沙漠尘肺检出率为1.7%。(2)和田地区调查结果显示,长期沙尘暴露导致人群肺功能损伤,且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从事田间劳作或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肺功能损害较重;沙漠尘肺检出率为0.29%。总之,本研究初步系统分析了长期沙尘暴露对人群呼吸系统慢性损伤效应,填补了这方面的研究空白。沙尘颗粒物对肺泡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然而,有关沙漠尘肺发生机理的研究之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集了南疆地区沙尘颗粒物并制作了小白鼠沙尘尘肺模型。结果显示,(1)和田地区沙尘暴期间总粉尘(TSP)及呼吸性粉尘(RSP)浓度较高,最高值分别达9.43mg/m3及1.80mg/m3,降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30%-40%,其中小于5μm尘粒占75%左右。(2)沙尘肺小鼠模型的病理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尘细胞结节的形成,慢性增生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周围炎和间质性肺炎, 并可见程度不等的肺泡气肿。总之,本研究初 |
URL: | http://npd.nsfc.gov.cn/projectDetail.action?pid=41075103
|
资源类型: | 项目
|
标识符: |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110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全球变化知识资源中心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Recommended Citation: |
王式功. 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污染致居民沙漠尘肺的机理研究. 2010-01-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