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题名: | 陕北黄土高原干燥度变化数据集(1981-2012) |
作者: | 李旺君; 吕昌河
|
数据类型: | 数据论文
|
语种: | 中文
|
国别: | China
|
关键词: | 干燥度
; 陕北
; 黄土高原
; 生态修复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中文摘要: | 干燥度是表征区域干旱程度的一个指标。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使用中国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提供的陕北11个气象站点的日气象数据(包括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风速和相对湿度等,运用彭曼公式,计算出潜在蒸散量,然后用潜在蒸散量与降水量的比值,计算出干燥度。数据的计算是基于定边站数据覆盖期间为1989-2012年,铜川站为1981-1999年,耀县站为2000-2012年,其他8个站点数据覆盖时间为1981-2012年。作者应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计算了1981-2012年、1981-1999年、2000-2012年三个时段的干燥度变化,得到1981-2012年陕北黄土高原干燥度变化数据集。数据结果表明,陕北干燥度为在1981-2012期间为1—2.77之间,在这期间,陕北干燥度以年均0.88%的速率在加大。该数据集包括:(1)研究区地理位置数据。(2)干燥度及其变化趋势、相对变化率数据,包括:a) 1981-2012年多年平均的研究区干燥度空间分布数据和等值线数据;b) 1981-2012、1981-1999、2000-2012年三个时段站点的干燥度空间变化趋势数据和研究区干燥度变化趋势的等值线数据;(c)1981-2012、1981-1999、2000-2012年三个时段研究区和站点的干燥度年相对变化率的空间分布数据。(3)1981-2012年多年平均的降雨量空间分布数据和等值线数据。(4)站点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干燥度数据。数据集存储为.shp、.tif和.adf格式,由130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18.1 MB(压缩为1个文件,4.21 MB)。其中,栅格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是500m。该数据集的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年25卷第3期。 |
URL: | http://www.geodoi.ac.cn/WebCn/doi.aspx?Id=904
|
资源类型: | 科学数据
|
标识符: |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11125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全球变化的国际研究计划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作者单位: |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21500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
Recommended Citation: |
李旺君,吕昌河. 陕北黄土高原干燥度变化数据集(1981-20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