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change
项目编号: 31100354
项目名称:
"城-郊-乡"森林植被储碳功能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作者: 赵敏
承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批准年: 2011
开始日期: 2012-01-01
结束日期: 2014-12-31
资助金额: CNY240000
资助来源: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 中国
语种: 中文
特色学科分类: C030801
中文关键词: 全球变化 ; 样带法 ; 3S技术 ; 城市森林组成结构 ; 上海低碳城市建设
英文关键词: Urbanization ; Greenland system ;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 Carbon storage ; 3S technique
中文摘要: 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成为全球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城市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是重要的碳源,对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储碳功能的研究还比较少。我国是世界城市化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本研究以上海城市化样带为例,进行城郊乡的储碳功能差异的机制探讨,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城市化指数(UI)模式,对研究区域的城、郊、乡进行界定。UI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 (2)研究区域内城郊乡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结果如下:1)研究区域内乔木和灌木共50科74属90种,城区、郊区和乡村各区域植被物种数量和乔灌比例具有明显差异;经物种重要值的计算,乔木香樟在城、郊、乡三个区域占有绝对优势,水杉排第二;城、郊、乡不同区域重要值排前10 的灌木物种相似性较乔木树种高;2)城、郊、乡三个区域常绿和落叶生活型总体比例差异不大,城区相等,郊区常绿稍低,乡村稍高,在三个不同区域,灌木都是以常绿生活型为主,且常绿与落叶比例基本相同,而乔木在三个不同区域都是以落叶为主,常绿和落叶比例也基本是一致的;3)四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S)、均匀度指数(E)、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的各平均值在各区域的变化趋势都是城区>郊区>乡村。(3)研究区域内城郊乡绿地的碳密度存在空间分异性,不同的绿地类型其碳密度也有所差异。碳密度大小按不同区域排序为城区公共绿地>住宅绿地 >附属绿地>行道树。(4)城市绿地的组成和结构影响城市绿地的储碳功能,本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城市绿地储碳功能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因子(平均胸径、平均高度、平均冠幅和平均受光面)较组成因子(丰富度指数(S)、均匀度指数(E)、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对碳储量的影响更大;在结构因子中,平均胸径、平均高度、平均冠幅是碳储量的主导因素;在组成因子中,物种丰富度(E)对碳储量的影响较大。
URL: http://npd.nsfc.gov.cn/projectDetail.action?pid=31100354
资源类型: 项目
标识符: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130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全球变化知识资源中心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Recommended Citation:
赵敏. "城-郊-乡"森林植被储碳功能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2011-01-01.
Service
Recommend this item
Sava as my favorate item
Show this item's statistics
Export Endnote Fil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赵敏]'s Articles
百度学术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Scholar
[赵敏]'s Articles
CSDL cross search
Similar articles in CSDL Cross Search
[赵敏]‘s Articles
Related Copyright Policies
Null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Items in 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