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change
项目编号: 41128005
项目名称:
与污染气溶胶混合的亚洲沙尘的长途传输及其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作者: Joshua S· Fu
承担单位: 复旦大学
批准年: 2011
开始日期: 2012-01-01
结束日期: 2013-12-31
资助金额: CNY200000
资助来源: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项目类别: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国家: 中国
语种: 中文
特色学科分类: D0512
中文关键词: 气溶胶 ; 模式 ; 气候 ; 全球变化
英文关键词: aerosol ; model simulation ; haze ; emissions ; impact assessment
中文摘要: 本项目按期并高质量地完成了原定的科研计划,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1. 建立了气溶胶-化学-气候耦合模式系统,使用区域气象及化学传输模式WRF-CMAQ 模拟了东亚气溶胶的时空分布、典型地区气溶胶的理化特性及其长途传输;2. 研究了不同污染排放情景下大气污染物(气体与颗粒物)和大气能见度对其的响应,比较了不同污染源控制措施的收益,提出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3. 揭示了中国典型大城市形成灰霾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发现二次无机污染、生物质燃烧以及沙尘是最常见的灰霾类型,并对各类型灰霾提出了相应的可行的控制措施;4. 研究在特殊时期(如春运、上海世博期间)人为活动对大气空气质量尤其是对二次气溶胶组分的影响,揭示了来源于机动车排放所形成的气溶胶组分如有机气溶胶、硝酸盐和黑碳是造成大气消光的主要贡献者,论证了控制交通排放对提高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的关键作用,控制机动车的排放已成为改善当前大气质量的当务之急;5. 深入研究了中国中东部大范围同时发生的高浓度长时间雾霾的成因,冬天增加的煤燃烧以及交通和工业排放的增加是京津冀这次严重雾霾的主要成因,而在上海交通排放相对于工业排放,其相对贡献在不断增加,除了氮氧化物之外,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有机烃进而形成的有机气溶胶,机动车排放的黑碳以及机动车运行中的扬尘,是触发雾霾的最重要原因;本项目的顺利完成对于研究中国雾霾的成因,定量评估东亚气溶胶辐射强迫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为制定控制对策及环境外交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URL: http://npd.nsfc.gov.cn/projectDetail.action?pid=41128005
资源类型: 项目
标识符: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175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全球变化知识资源中心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Recommended Citation:
Joshua S· Fu. 与污染气溶胶混合的亚洲沙尘的长途传输及其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2011-01-01.
Service
Recommend this item
Sava as my favorate item
Show this item's statistics
Export Endnote Fil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Joshua S· Fu]'s Articles
百度学术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Scholar
[Joshua S· Fu]'s Articles
CSDL cross search
Similar articles in CSDL Cross Search
[Joshua S· Fu]‘s Articles
Related Copyright Policies
Null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Items in 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