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change
项目编号: 41205110
项目名称:
区域点源排放对长三角城市群细颗粒物污染影响机制研究
作者: 赵瑜
承担单位: 南京大学
批准年: 2012
开始日期: 2013-01-01
结束日期: 2015-12-31
资助金额: CNY260000
资助来源: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 中国
语种: 中文
特色学科分类: D0512
中文关键词: 点源 ; 细颗粒物 ; 排放因子 ; 不确定性 ; 空气质量模拟
英文关键词: point source ; emission factor ; emission constraint ; PM2.5 ; pollution source
中文摘要: 极高的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成为长三角乃至中国东部区域复合污染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形成了种类繁杂、技术水平多样的复杂排放源结构,其中以电厂、水泥和钢铁企业为代表的点源成为一次颗粒物和气态前体物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开展典型点源污染排放特征和趋势,及其对城市群PM2.5 污染贡献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和政策意义。本项目编制了主要点源排放因子库,建立全国和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通过对不同污染控制和能源情景的比较,探索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趋势,以及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基于卫星和地面观测数据,在全国和局地尺度评估了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年际变化趋势:NO2柱浓度与NOX排放年际变化规律较为一致,表明全国及城市排放清单对NOX估算较为准确;在典型城市,气态污染物(SO2, NOX和CO)观测浓度和排放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58,0.46和0.61。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了长三角苏南城市群高精度排放清单。通过详细现场调研,改善了主要点源(电力、水泥和钢铁)排放因子。针对典型城市进行了多尺度排放清单的对比评估,发现区域清单和城市清单关于电力SO2和交通NOX的估算一致性较高;而对工业PM2.5的排放估算差异较大。通过对比卫星观测的NO2柱浓度及排放分布,证实城市清单改善了排放空间分布表征。基于地面观测建立“自上而下”排放约束,评估城市和区域排放清单特定污染物的相关关系(包括BC/CO、OC/EC以及CO2/CO),证实城市排放清单与排放约束一致性较好。使用WRF-CMAQ模拟再现苏南城市群2012年大气环境PM2.5浓度,并通过Brute-Force方法,评估典型排放源对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重点源电厂、水泥、钢铁的对城市群PM2.5贡献率分别为20.0%、25.1%和8.2%。为有效控制PM2.5污染,应在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提升对前体物(SO2和NOX等)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如电厂和钢铁厂的污染控制水平。通过本项目实施,发展了基于卫星及地面观测对城市群关键大气污染物排放表征评估和验证的方法,评估“自下而上”排放清单的合理性和准确程度;结合空气质量模拟,定量分析了主要点源排放对城市群细颗粒物的浓度贡献,为控制城市和区域颗粒物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URL: http://npd.nsfc.gov.cn/projectDetail.action?pid=41205110
资源类型: 项目
标识符: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219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全球变化知识资源中心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Recommended Citation:
赵瑜. 区域点源排放对长三角城市群细颗粒物污染影响机制研究. 2012-01-01.
Service
Recommend this item
Sava as my favorate item
Show this item's statistics
Export Endnote Fil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赵瑜]'s Articles
百度学术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Scholar
[赵瑜]'s Articles
CSDL cross search
Similar articles in CSDL Cross Search
[赵瑜]‘s Articles
Related Copyright Policies
Null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Items in 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