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change
项目编号: 41205122
项目名称:
基于物种示踪方法研究长三角大气细颗粒物中关键组分的污染来源
作者: 李莉
承担单位: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批准年: 2012
开始日期: 2013-01-01
结束日期: 2015-12-31
资助金额: CNY260000
资助来源: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 中国
语种: 中文
特色学科分类: D0512
中文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 颗粒物来源追踪 ; 物种示踪 ; 数值模拟
英文关键词: Fine particles ; Particulate matter source apportionment ; Tagged-species ; Yangtze River Delta
中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冬季频繁爆发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PM2.5污染,严重威胁人体身体健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准确定量识别污染源对PM2.5的贡献是有效防治灰霾的重要科学前提,虽然已有不少研究应用受体模式、源清单、数值模型等方法探讨了城市PM2.5的来源,然而城市群PM2.5中各种组分特别是二次细颗粒物的来源仍然不清,严重制约了人们对PM2.5的科学认知和污染防控的步伐。本项目以我国东部典型城市群长三角为案例,以自下而上建立的高时空分辨率多污染物排放源清单为基础,基于CAMx三维数值模型中耦合了示踪机制(tagged-species)的细粒子来源追踪技术(PSAT),通过对各种污染源加入反应性示踪物跟踪其的反应过程,揭示了26个城市、9类污染源对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大城市PM2.5及其关键组分(包括SO42-、NO3-、NH4+、OC、EC等)的污染贡献,构建了城市群内部的污染传输矩阵。基于研究建立的源识别方法,选择2013年12月长三角严重污染事件中四个典型污染过程,对PM2.5进行了源识别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工业是长三角最大的PM2.5贡献源,其次为扬尘,流动源和挥发源也有稳定贡献。长三角城市站点PM2.5组成以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为主。硫酸盐主要来自工艺过程、工业锅炉和窑炉以及电厂的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工业锅炉和窑炉、电厂和流动源则是硝酸盐的主要前体物排放源;铵盐主要来自农业源和挥发源的排放转化;对元素碳贡献较高的是工艺过程和流动源;有机碳来源相对分散,工艺过程、锅炉和窑炉、挥发源和扬尘都有一定贡献。在冬季不利气象条件下,锅炉窑炉、电厂和机动车尾气对硝酸盐贡献比例显著增加;受本地影响较大的相对清洁时段,生产工艺过程源对组分贡献占比突显。本项目研究意义为:(1)利用耦合了物种示踪方法(tagged-species)的颗粒物来源追踪技术(PSAT),深入探讨大气PM2.5中6种关键组分的来源,这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研究大气PM2.5特别是二次污染来源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2)构建了长三角区域内PM2.5传输矩阵,对于指导区域联防联控特别是冬季重污染应急联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3)对PM2.5中各种组分分别进行来源追踪,量化不同地区、不同污染源对大城市PM2.5的污染贡献,为我国制定污染减排、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URL: http://npd.nsfc.gov.cn/projectDetail.action?pid=41205122
资源类型: 项目
标识符: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230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全球变化知识资源中心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Recommended Citation:
李莉. 基于物种示踪方法研究长三角大气细颗粒物中关键组分的污染来源. 2012-01-01.
Service
Recommend this item
Sava as my favorate item
Show this item's statistics
Export Endnote Fil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李莉]'s Articles
百度学术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Scholar
[李莉]'s Articles
CSDL cross search
Similar articles in CSDL Cross Search
[李莉]‘s Articles
Related Copyright Policies
Null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Items in 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