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change
项目编号: 41105119
项目名称:
煤矿区城市大气PM10毒性预测模型研究
作者: 宋晓焱
承担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批准年: 2011
开始日期: 2012-01-01
结束日期: 2014-12-31
资助金额: CNY250000
资助来源: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 中国
语种: 中文
特色学科分类: D0512
中文关键词: 煤矿区城市 ; PM10 ; 毒性效应 ; 金属元素 ; 数学模型
英文关键词: Coal industrial city ; PM10 ; Mineral ; Trace element ; Toxicity
中文摘要: PM10健康效应近几年受到很大关注,本文研究了2012-2014煤矿区城市平顶山以及非煤矿区城市郑州市大气PM10的污染特征。质量浓度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区城市PM10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非煤矿区城市,主要是由于煤炭工业活动,如燃煤、矸石山风化等因素所致。XRD分析结果显示煤矿区城市PM10中明显富集铵石膏、硫酸铵,而非煤矿区城市富集石膏、硬石膏,这说明前者S的富集程度明显比后者高,主要是煤矿区城市较大的燃煤量所致;煤矿区城市较非煤矿区城市明显富集地壳矿物(高岭石、石英等),主要是矸石山风化所致。煤矿区和非煤矿区城市PM10颗粒组成基本一致,前者在数量上明显高于后者,主要包括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地壳矿物、二次颗粒以及超细颗粒等。ICP-MS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区城市PM10中Cr、Ge、W、Ni、Cu、Zn、As、Sn、Sb、Pb、Tl、Bi、Mo以及In的富集程度和水溶与全溶比例明显高于非煤矿区城市,这表明这些元素主要与煤炭工业活动有关,其中,Ge、W、Mo、In、Tl、Pb以及Bi主要来源于矸石山风化,Ni、Cu以及Zn主要来源于燃煤活动,Cr、As、Sn以及Sb可能与其它煤炭工业活动有关。质粒DNA实验结果表明煤矿区和非煤矿区PM10毒性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水溶部分和难溶部分的毒性。煤矿区城市PM10毒性明显高于非煤矿区城市,其中前者难溶部分毒性明显高于后者,主要是矸石山风化导致其PM10中地壳来源颗粒质量浓度增大所致。对水溶部分TD50值与水溶样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致毒元素为富集程度较大的11个元素,包括Ni、Cu、Zn、As、Sn、Sb、Pb、Tl、Bi、Mo以及In;对水溶部分TD50值与水溶样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PM10毒理预测数学模型。依据模型中致毒元素的标准系数,可以判断出致毒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Pb>In>Bi>Ni>Zn>Sb>Cu>Mo>As>Sn>Tl,排列在前的元素对排列在后的元素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URL: http://npd.nsfc.gov.cn/projectDetail.action?pid=41105119
资源类型: 项目
标识符: http://119.78.100.158/handle/2HF3EXSE/1174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全球变化知识资源中心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Recommended Citation:
宋晓焱. 煤矿区城市大气PM10毒性预测模型研究. 2011-01-01.
Service
Recommend this item
Sava as my favorate item
Show this item's statistics
Export Endnote Fil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宋晓焱]'s Articles
百度学术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Scholar
[宋晓焱]'s Articles
CSDL cross search
Similar articles in CSDL Cross Search
[宋晓焱]‘s Articles
Related Copyright Policies
Null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Items in 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